宣传海报
报告团成员包括(按姓氏拼音排序):浙江大学陈飞燕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储祥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郭霞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金奎娟院士、吉林大学刘冰冰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陆颖研究员、南京大学彭茹雯教授、云南大学史衍丽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唐丽艳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王进萍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徐莉梅教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薛鹏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张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张颖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建华教授、郑州大学赵维娟教授。11月4日上午,报告团分成两组,同时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报告会。武汉大学的报告会由物理科学和技术学院肖湘恒书记致欢迎词、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柯满竹主任主持,彭茹雯、赵建华、史衍丽和赵维娟分别作题为《人工结构调控光偏振态及其应用》、《磁性半导体:半导体家族中神奇的一员》、《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及应用》和《现代分析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的报告,并与王进萍一起和师生进行了座谈。在华中科技大学报告会上,金奎娟、陈飞燕、储祥蔷和张萃分别作题为《光与低维氧化物相互作用研究》、《物理学——跨越脑科学的边界》、《神奇的中子:从核武器到量子生物学探秘》和《原子世界里的运动》的报告,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吴庆文副院长主持,参加活动的报告团成员还有陆颖、唐丽艳。
11月4日下午,活动继续在武昌实验中学和武汉大学附属中学进行。在武汉大学附属中学的报告会上,张颖、陈飞燕、张萃和储祥蔷先后做报告,张颖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刨根问底——美妙的微观世界》,史衍丽教授和彭茹雯教授参与座谈交流。报告团金奎娟、赵建华、薛鹏、赵维娟、王进萍、陆颖、唐丽艳来到武昌实验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4场精彩报告。金奎娟院士带领大家探索了光与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赵建华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半导体的发现历程及其在生产应用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薛鹏教授的报告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现状与未来;赵维娟教授讲解了核分析技术如何解决考古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从“物理学习中如何保持热情”到“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创造力”,从“量子计算机的实际瓶颈”到“女性在科研中面临的挑战”,专家们一一耐心作答。
荆楚瞬间
11月5日上午,报告会同时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中学举办。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秦广友院长致欢迎词、施梳苏副院长主持报告会,彭茹雯、薛鹏、张颖和陆颖先后作报告,陆颖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单分子物理生物学——物理的艺术,生命的舞台》,陈飞燕、王进萍和唐丽艳参与了提问交流环节。在武汉中学,师生在聆听了赵建华、赵维娟、储祥蔷和张萃的精彩报告后,积极提问,与史衍丽等专家进行了互动。同学们表示“四位女科学家的亲身经历,体现了当代女科学家的研学风范,她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女孩子学物理也很酷!”11月6日上午,报告团分别前往长江大学和湖北省沙市中学。在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张华峰院长致欢迎词,郭霞、隋曼龄、薛鹏和史衍丽先后做报告。郭霞教授和隋曼龄教授的报告题目分别为《智能传感器》和《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材料的新奇行为》。在座谈环节,王进萍副秘书长详细介绍了中国女物理学家巡回义讲的创办初衷与发展历程,并鼓励女性师生们在生活中成就事业。现场师生围绕学科前沿动态、科研挑战应对、女性发展瓶颈突破、事业与家庭平衡等话题踊跃提问,专家们结合自身经历逐一答疑解惑,分享真挚且实用的经验,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融洽。
沙市中学报告会上,沙市中学校长徐善慧致欢迎辞,九三学社湖北省青工委主任张琼,九三学社荆州市委会副主委、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征宇等出席。为满足不同年级学子的学习需求,本次活动采用双会场同步进行的方式,徐莉梅、张颖和陆颖为高一年级全体学生作报告,徐莉梅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当物理遇见水——最熟悉的液体,最深邃的奥秘》,储祥蔷教授为高二年级学生作专题讲座。
11月7日上午,报告会同时在三峡大学和夷陵中学举办。三峡大学报告会上,郭霞、隋曼龄和刘冰冰先后作报告,刘冰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大力出奇迹”——神奇的高压世界》,王进萍参与了提问交流环节。在夷陵中学,徐莉梅、陆颖、史衍丽和储祥蔷分别作报告。报告会后,各位专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物理学前沿知识,并为参与互动的学生送上科普书籍资料等。宜昌市相关单位领导、部分师生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这两个报告会。
女物理学家巡回义讲活动自2013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展示物理科学前沿进展、激发大学及中学女生对物理学的兴趣、鼓励女性在物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物理学更加完善的发展”的宗旨,每年定期举办,从未间断,为推动我国物理学事业的均衡、包容与蓬勃发展持续贡献巾帼力量。十余年间,报告团足迹遍布中国西北、西南、东南、东北等十余个省份的高校与中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温度,让无数学子,尤其是年轻女孩们,亲眼见证了科学领域的“她力量”。
讲演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