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编:吕才典、李海波、周小红、左 维
编 委:(共54人,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职称 |
1 |
陈 斌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2 |
陈 勇 |
男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
研究员 |
3 |
陈金辉 |
男 |
复旦大学 |
教授 |
4 |
陈列文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 |
教授 |
5 |
陈少敏 |
男 |
清华大学 |
教授 |
6 |
陈松战 |
男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
研究员 |
7 |
崔 伟 |
男 |
清华大学 |
教授 |
8 |
冯 旭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9 |
耿立升 |
男 |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
教授 |
10 |
黄旭光 |
男 |
复旦大学 |
教授 |
11 |
柯百谦 |
男 |
郑州大学 |
教授 |
12 |
李明哲 |
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教授 |
13 |
梁豪兆 |
男 |
Tokyo University |
教授 |
14 |
梁羽铁 |
男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 |
研究员 |
15 |
廖 益 |
男 |
华南师范大学 |
教授 |
16 |
廖劲峰 |
男 |
Indiana University |
研究员 |
17 |
林承建 |
男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研究员 |
18 |
刘 翔 |
男 |
兰州大学 |
教授 |
19 |
刘 真 |
男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教授 |
20 |
刘建北 |
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教授 |
21 |
刘江来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 |
教授 |
22 |
刘玉孝 |
男 |
兰州大学 |
教授 |
23 |
庞丹阳 |
男 |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
教授 |
24 |
裴俊琛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25 |
皮 石 |
男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 |
副研究员 |
26 |
邵立晶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27 |
司宗国 |
男 |
山东大学 |
教授 |
28 |
苏淑芳 |
女 |
University of Arizona |
教授 |
29 |
孙保华 |
男 |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
教授 |
30 |
唐晓东 |
男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 |
研究员 |
31 |
王玉明 |
男 |
南开大学 |
教授 |
32 |
温良剑 |
男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
研究员 |
33 |
肖志刚 |
男 |
清华大学 |
教授 |
34 |
许 昌 |
男 |
南京大学 |
教授 |
35 |
杨再宏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36 |
张 鑫 |
男 |
东北大学 |
教授 |
37 |
张玉虎 |
男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 |
研究员 |
38 |
赵鹏巍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39 |
郑阳恒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教授 |
40 |
周 顺 |
男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
研究员 |
41 |
周双勇 |
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教授 |
42 |
朱瑞林 |
男 |
南京师范大学 |
教授 |
43 |
朱世琳 |
男 |
北京大学 |
教授 |
44 |
Akira Sato |
男 |
Osaka University |
教授 |
45 |
Andrzej Kupsc |
男 |
Uppsala University |
教授 |
46 |
De Fazio Fulvia |
女 |
Univertita di Bari & INFN |
教授 |
47 |
Defrance Gilles |
男 |
Grand Accélérateur National d'Ions Lourd |
研究员 |
48 |
Evgeny Epelbaum |
男 |
Ruhr-Universitat Bochum |
教授 |
49 |
Gary Shiu |
男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教授 |
50 |
I. Bombaci |
男 |
Universita di Pisa, & INFN |
教授 |
51 |
Masaaki Kimura |
男 |
Tokyo University |
教授 |
52 |
Roberts Craig |
男 |
南京大学 |
教授 |
53 |
Toshitaka Kajino |
男 |
Tokyo University |
教授 |
54 |
Varvara Batozskaya |
男 |
Andrzej Soltan Institute for Nuclear Studies |
研究员 |